五脏的主要功能为化生和贮藏人体精气,所以,养好五脏对于养生意义重大。五脏怎么养其实很简单,记住一套五脏养生“组合拳”,一种食物配合一个穴位,吃吃喝喝、揉揉按按,轻轻松松养五脏。 受访专家: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 夏公旭 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、副主任医师 王 旭 养肾套餐:黑豆+涌泉 黑豆入肾经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黑豆能“治肾病,利水下气”。黑豆怎么吃最养肾?明代药学著作《本草汇言》指出:“煮汁饮,能润肾燥,故止盗汗。”所以,最简单的黑豆食疗方就是黑豆豆浆。做法:干黑豆浸泡一夜,与清水的比例为1:20,打浆后充分煮沸即成,食用前加适量白糖调味。要提醒的是,慢性肾病、高血压肾病、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不全、血肌酐、尿素氮升高者,不宜过多食用黑豆及其他豆制品,以免加重肾脏负担。 补肾的穴位有很多,不得不提的就是涌泉穴。涌,外涌而出也;泉,泉水也。顾名思义,这个穴位对于滋肾阴、补肾水意义重大,尤其适合肾虚型腰痛者。涌泉穴位于脚掌中线的前1/3处,将拇指放在该穴上,用较强的力搓揉20~30次,两脚都要按摩,晨起和睡前按摩,养肾效果较好。 养脾套餐:大枣+足三里 《素问》记载,“枣为脾之果,脾病宜食之,谓治病和药,枣为脾经血分药也。”《神农本草经》认为红枣“安中养脾,助十二经。通九窍,和百药。”这里推荐一个健脾补血的食疗方——花生衣红枣汁。做法:花生米100克,温水泡半小时,取其红衣,与干红枣50克同煮半小时,加适量红糖调味,一日内分三次服用。适用于产(病)后血虚、营养性贫血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癌症放疗、化疗后血象异常等症。大枣虽然是进补佳品,但过量食用亦有害。由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、发烧及腹胀气滞者,不宜食用大枣。 足三里穴属胃经合穴,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、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。气虚体质的人免疫力低,容易疲劳和生病。时常按摩足三里穴,可以健脾补气。足三里穴位于腿部,外膝眼向下四横指(将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和小指并拢,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)处。 养肺套餐:白果+太渊 《本草纲目》中说白果“熟食温肺益气,定喘嗽,缩小便,止白浊。”《本草便读》记载白果能“上敛肺金除咳逆,下行湿浊化痰涎”,尤其适合虚寒咳嗽者。这里介绍一款白果养肺的食疗方——白果鸡丁。原料:去皮和芯的白果10枚,鸡脯肉200 克,青椒50 克,葱白15 克,鸡蛋清1个,干淀粉15 克,水淀粉50 克,鲜汤50克,精盐、料酒、香油适量。制法:将鸡脯肉切成1.5厘米的方丁,用精盐、料酒拌匀入味5分钟,再加入鸡蛋清、干淀粉抓匀上浆;青椒、葱白洗净切小丁; 银杏入沸水中焯熟,鸡丁用四成热的油快速滑炒捞出;葱丁炸香,放入青椒、鸡丁、白果和鲜汤,翻炒均匀,水淀粉勾芡,淋入香油即成。此菜适用于年老体弱湿重之久咳、痰多、气喘,及妇女脾肾亏虚、浊湿下注所引起的白带量多、质稀等症。 需要注意的是,白果不宜生吃,熟吃也不可过量,以防中毒。 太渊穴是肺经的源头,肺气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身各处。因此,刺激太渊穴可以达到补气养肺、止咳平喘的效果。太渊穴位于腕横纹上,桡动脉搏动处。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太渊穴,垂直向下按压,按而揉之,然后缓慢屈伸右手腕,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,产生酸、麻、胀、痛、热和走窜等感觉,持续20~30秒后,渐渐放松,再轻揉局部,如此反复操作。左右交替进行,每穴按压5~10分钟,每日1~2次。 养心套餐:龙眼+神门 桂圆也叫龙眼,入心经。《日用本草》记载其“益智宁心”,清代药学著作《得配本草》认为龙眼“葆心血”。这里为大家介绍一款用龙眼制作的宁心安神汤:龙眼肉15克,莲子、芡实各20克,用水熬煮直至莲子和芡实熟烂。可调理记忆力衰退、失眠、神经衰弱等症,还可用于改善夏季脾胃功能减退导致的食欲不佳。桂圆多食易气滞,阴虚火旺者以及舌苔厚腻、气壅胀满、腹泻者应忌食。另外,桂圆性热助火,故儿童应少食。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小指侧端的凹陷处。具有安定心神、泻心火的功效。日常可随时掐、揉刺激神门穴,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。晚间睡前按摩神门穴,助眠效果更好。就寝时以右手大拇指按左手神门穴5~10次,再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右手,有利入睡。 养肝套餐:枸杞+太冲 枸杞子滋肝益肾、填精坚骨,清后期医家凌奂所著《本草害利》一书把枸杞子奉为“补肝第一猛将”。现代研究显示,枸杞中的甜茶碱能防止肝脏内过多的脂肪贮存,有防治脂肪肝的作用。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款枸杞白菊茶。取枸杞子、白菊花各3克,泡水代茶饮,可辅助治疗肝血虚引起的见风流泪、白内障等眼病。要注意的是,枸杞偏于温热,感冒发烧、有炎症、腹泻的人最好不要吃。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,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阳上亢、肝火旺有关,因此按摩太冲穴可有效降压。此外,感冒初期按摩太冲穴,还可减轻感冒引起的双目流泪或干涩等不适。用手指沿着足部拇趾、次趾间的夹缝向上移压,足部动脉搏动处就是太冲穴,每次持续按压4~5分钟。...
我们都知道一日三餐很重要,它是我们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基础,如果我们要为健康加分,那科学饮食,合理搭配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所以,如果我们想把三餐的好处放大,那我们抓住饭后半个小时就尤为关键,如果能利用好这段时间做一些有益养生的事,那对我们的健康可谓事半功倍,相反,如果饭后做了不正确的事,就可能会发生一些危险,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。 那么,三餐后的半小时,究竟适合做什么呢? 早餐后半小时 早餐是能量的加油站,一顿营养的早餐是一天生活的开始。对将近10个小时不停消耗能量却没有补充的身体来说,早餐格外重要。早餐唤醒了身体,开启了身体高效的新陈代谢;早餐能把能量最先供给到大脑,以便让我们有清晰的思路和判断力进行一天的工作、学习。而餐后的半小时,如果我们能利用好,那对我们的健康和养生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 那么饭后做哪些事情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呢? 早餐后半小时 1、 吃点水果:水果是对早餐很好的补充,而众多水果中最佳的选择是猕猴桃和草莓,因为这两种水果的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,而早晨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可以提神醒脑,保证我们一上午的工作效率。 2、敲打小腿外侧:早餐后敲打小腿外侧5分钟,有助延年益寿。因为这里有人体最重要的一个穴位——足三里,饭后拍打可生发胃气、燥化脾湿,所以早餐后敲打小腿外侧是我们养生的又一个秘诀。 午餐后半小时 午餐是我们的正餐,吃一小份午餐有助于我们恢复精力并为我们下午的工作做好准备。除此此外,吃午餐还能保持新陈代谢活跃。而午饭后半小时也是我们调整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关键时刻 1、打个盹: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发现,中午打盹可以缓解压力、提高记忆力,即使只有十几分钟,效果也立竿见影。而午饭后半小时是我们调整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关键时刻,所以中老年朋友,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打个盹。 2、伸腰、踮脚尖、深呼吸。如果时间不允许,不能入睡,我们最好也让嗓子休息一下,特别是平时说话比较多的人。”美国有位科学家指出可以利用这段时间,伸伸腰、踮踮脚尖、做做深呼吸,都能提神醒脑。 晚饭后半小时 晚餐是我们忙碌一天后对自己最好的奖励,而晚餐后的时间也最为充裕,人们也喜欢在晚餐后安排很多的事情,但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,晚餐后养生是有禁忌的,例如急于洗澡,急于泡脚,那晚餐后的半小时我们适合做些什么呢? 做点家务:这段时间不妨做点家务,比如洗碗或者整理房间,即可活动活动,又不会对我们的消化系统造成负担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