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CopyrightShineU 2016

饮食养肝 Tag

​肝脏被称为人体 “沉默的生命工厂”,它默默承担着代谢毒素、合成蛋白质、储存营养等 500 多种生理功能,既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,也是维持生命活力的 “能量中枢”。可如今,熬夜、酗酒、高油饮食等不良习惯,正悄悄加重肝脏负担 —— 数据显示,我国脂肪肝、肝炎等肝病患病率逐年上升,而肝脏功能衰退往往与衰老加速同步:肝不好的人易出现皮肤暗沉、皱纹增多、体力下降等问题。其实,养好肝脏并不难,做好以下五点,就能让肝脏保持年轻活力,人也更显精神饱满。​ 一、饮食养肝:吃对 “肝净餐”,远离 “伤肝食”​ 肝脏的代谢功能依赖均衡营养,合理饮食是养肝的基础。首先要多吃 “护肝食材”:优质蛋白质能修复肝细胞,每天可摄入鸡蛋 1 个、牛奶 300 毫升或瘦肉 50 克,豆制品如豆腐、豆浆也是好选择,它们含有的植物蛋白易吸收,能减少肝脏代谢负担;维生素是肝脏的 “保护剂”,绿叶菜(菠菜、西兰花)富含维生素 K,可预防肝内出血,柑橘、猕猴桃中的维生素 C 能促进肝酶活性,帮助解毒,而枸杞中的甜菜碱还能调节脂肪代谢,每天泡 10 颗枸杞喝水,简单又有效。​ 更要避开 “伤肝陷阱”:高油高糖食物(油炸食品、奶茶、蛋糕)会让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,诱发脂肪肝,建议每周吃油炸食品不超过 1 次;腌制食品(咸菜、腊肉)中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,需肝脏转化为无害物质,长期大量食用会加重肝脏负担;最危险的是霉变食物,花生、玉米、坚果一旦发霉,可能滋生黄曲霉素,其毒性是砒霜的 68 倍,会直接导致肝细胞坏死,发现霉变务必丢弃,不要舍不得。 ​ 二、作息护肝:睡好 “养肝觉”,拒绝 “熬夜债” ​ 中医认为 “人卧则血归于肝”,现代医学也证实,晚上 11 点到凌晨 3 点是肝脏的 “黄金修复期”—— 此时肝细胞会加速分裂再生,清除白天代谢产生的废物。若长期熬夜,肝脏无法正常修复,肝细胞损伤会逐渐累积,不仅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,还会影响激素分泌:熬夜时皮质醇升高,会加速胶原蛋白流失,让人皮肤松弛、长色斑;生长激素分泌减少,会导致肌肉流失、体力下降,人看起来更显老。​ 想要睡好 “养肝觉”,建议晚上 10 点半开始准备入睡:关掉手机、电脑等电子设备,避免蓝光刺激褪黑素分泌;可喝一小杯温牛奶,或用温水泡脚 10 分钟,帮助放松身心;若偶尔失眠,不要强迫自己入睡,可闭目听舒缓的白噪音,避免焦虑加重睡眠问题。 ​ 三、情绪疏肝:稳住 “好心态”,少生 “肝火” ​ “怒伤肝” 并非空谈。当人情绪激动、易怒时,交感神经会兴奋,导致肝脏血管收缩,肝细胞供血不足,长期如此会影响肝脏的解毒和代谢功能;同时,不良情绪还会导致内分泌紊乱,比如女性长期焦虑,可能出现雌激素代谢异常,诱发乳腺问题,而情绪压抑会让气血运行不畅,让人面色萎黄、精神萎靡,比同龄人更显憔悴。​ 学会 “疏肝解郁”...